泡溫泉有那些好處以及要注意那些的呢?

什麼樣的人不適合泡溫泉?

溫泉的療效及好處



泡溫泉不只是一種可使全身放鬆的休閒活動,更有實質的醫療效果。中國最早的溫泉遺跡「驪山湯」,就是秦始皇為了療瘡所建立的。而早在數千年前,埃及、羅馬及希臘等民族也已知道利用熱水浴保健養生。「水」本身就有不錯的療效,何況改以富含各種礦物質成份的溫泉,對身體更有加成的幫助。

水的浮力可減輕體重負荷,放鬆肌肉及關節;水壓可壓縮全身的血液,產生反覆按壓心臟的效果。適度的水溫可促使體溫上升,血管擴張、血流增加,因而減輕心臟負擔,連帶也將氧氣和養分加快送到全身,並能將老舊廢物迅速排除,強化新陳代謝。血液循環順暢了,自然也有助於消除疲勞。長期而正確地利用溫泉養生,在放鬆、無壓力的情況下,不僅可幫助自律神經及賀爾蒙逐漸調整至更正常的數值,血壓和脈搏也更能趨於安定,對忙碌的現代人而言,真是再合適不過了。





溫泉之八戒



1. 首先請注意:不是每一種溫泉都適合浸泡,過燙、過酸的泉不要泡,溫度以30-45度C較恰當。



2. 溫泉浸泡時間視個人需要及泉溫而定,但一般而言,單次不宜超過15分鐘,且每日應以三回為限。



3. 千萬別以為浸泡越久、效果愈好,尤其當泉水越熱時,浸泡過久,肌膚的水分及油脂流失過速,皮膚非但沒有潤滑,反而會因乾燥而發癢,尤其是乾性皮膚。另浸泡過久也會導致心臟負荷過重,引起所謂的「惡湯」。



4. 盡量避免飯前或飯後立即浸泡溫泉,飯後應該至少間隔60分鐘較恰當。



5. 長途跋涉後不宜馬上洗溫泉,最好先稍做休息,等體力恢復後再入溫泉池內浸泡。



6. 容易失眠者以微溫的溫泉為宜,最好能稍微躺著浸泡,若感到頭痛、噁心、心悸時則不宜再浸泡。有特定疾病、或有特殊生理狀況者,應自行注意泡溫泉時的安全。 



7. 通常自溫泉池起來後不必再用清水沖洗,但皮膚過敏的人或泉質濃度過高時,最好還是再沖一下,才不致有反效果。



8. 為了安全起見,孩童浸泡的水溫不宜過高,大人應先行測試(民間另有此一說:男孩青春期前不宜常泡溫泉,以免影響家族香火之傳遞,信不信由你了)。 





泉質的選擇



一般來說,溫泉普遍都具有美膚、養顏的功用,除此之外,更因泉質差異而有各種療效,包括神經痛、風濕症、關節炎、消化系統疾病,以及濕疹、香港腳....等慢性皮膚病。溫泉中特殊的礦物質成分更能促進人體免疫功能,例如溫泉中的碘和鎂可鎮靜降壓,鈉則對肌肉收縮有幫助,氫離子能消毒,硫可強化關節,加強肌肉的力量和血管彈性,減少動脈硬化,鉀和鈣能增強心臟血管功能,調節神經細胞及荷爾蒙活動等。

另有強調含特殊成分的療養泉,例如含鐵泉可緩解婦女月經障礙,二氧化碳泉能舒緩高血壓、動脈硬化、割燙傷,硫磺泉能幫助慢性皮膚病、婦女病、割傷、糖尿病、高血壓、動脈硬化等。酸性泉最適合治療慢性皮膚病,還有珍貴的放射能泉(含有具放射性金屬成分的溫泉),有助於治療痛風、動脈硬化、高血壓、慢性膽囊炎、膽結石、慢性皮膚病及婦女病等。  

了解了溫泉中各種礦物質對人體機能的不同作用後,您可在泡湯前先行了解一下泉質,將有助於您判斷並選擇適合自己的泉區。





誰別洗溫泉



泡溫泉基本上是件有益健康、值得推廣的全民運動,但就像任何運動一樣,並非人人適合、時時可行,如果您是屬於下列狀況,建議您暫時別趕這股溫泉熱。

●患有嚴重之動脈硬化、高血壓或心臟血管方面之疾病者(輕微者亦切勿貿然入池)。

●皮膚有傷口或對溫泉過敏者。

●癌症、白血病患者及各種急性疾病患者。

●有血管併發症的糖尿病重患者。

●女性生理期間、懷孕初期與末期也不宜浸泡溫泉。

●過於疲勞、飲酒過量、空腹或過飽時皆不宜浸泡溫泉。

此外,患有眼疾的人,如過敏性結膜炎、乾眼症、慢性結膜炎、眼睛敏感且淚液分泌不足者,或是眼皮閉鎖不全的患者,泡完溫泉後不宜直接進入烤箱中蒸烤,以免造成眼睛因淚液蒸發,失去排除髒物的功能,導致發炎或角膜破損的現象。 改善方法是:泡完溫泉後,先以清水洗淨臉部及身體,進入烤箱後用乾淨的毛巾覆蓋雙眼,以避免身上的礦物質隨著汗液進入眼睛。

 

文章引用:奇摩知識

快速選購溫泉:http://buyforfun.biz/redirect.php?k=fed98d792f9d21f6f520f876750b961f&uid=
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溫泉
    全站熱搜

    費洛蒙香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